最近疫情好了不少,籌備已久的古村落之旅終于可以出發(fā)了。我的這臺皓影是個頂配,有四驅(qū),不過平時在市區(qū)也沒怎么用得上,這次借出游的機會我打算好好體驗下本田的四驅(qū)技術(shù)。
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上高速前繞車一周檢查一下,看看輪胎有沒有磨損或扎釘子。雖然皓影才剛上市一年,但聽車友群的人說馬上就迎來改款了,看來國內(nèi)的車市競爭還是挺激烈的。
車內(nèi)空間相當寬敞,配置也是杠杠的,不過我這個車夫就沒得享受了,后排還是留給孩子們吧。一切準備就緒,隨時出發(fā)。
旅途的第一站,我們來到了交洋土樓。做攻略的時候有看到網(wǎng)友說它還在修茸中,不值得看,我們也是抱著順路就過去看看的心態(tài),見到了它。還是很令人驚喜的。交洋土樓,它建于清嘉慶年間,說是遷居羅陽的福建曾氏利用傳統(tǒng)方式在浙江建立了防御功能的土樓,所以這個土樓的建筑風格也深受閩西永定土樓的影響。
伴著冬日暖陽的身影,看樓天一色,聽風起雨澆,眼前方形門窗,抬頭片片青瓦,無不突出客家鄉(xiāng)土典型的風格建筑。雖然周邊的房屋確實還在修繕中,但完全不影響我感受土樓的心境。
土樓的氣質(zhì)一點都不輸城市的藝術(shù)建筑,隨手一拍都能出大片。
繼續(xù)前行我們來到了泰順廊橋文化園。廊橋很美,美得安靜,美得古老,美得溫婉,“作為廊橋之鄉(xiāng)”的它,我們只走了兩座。北澗橋是姐姐橋,它有個很厲害的頭銜--世界最美廊橋,寬敞的溪流、千年巨大的古樹,歷史悠久且保存完好的古民居,長長的碇步,勾勒出一幅歲月靜好的模樣。
第二天, 我們終于來到了老婆最心心念念的河陽古村。一個古村不止一段歷史,還有幾代人的回憶。河陽古村,宛如一幅江南水墨畫卷,訴說著悠悠往事。這是現(xiàn)今保存最完好的婺派風格建筑群,被譽為“古村落活化石”,馬頭墻是河陽的經(jīng)典標志之一,村里有保存完好的十座古祠堂,五座古廟宇,百棟舊弟共1500間,雕梁畫棟,古色古香。
選擇錯峰出行看來是個明智的選擇,不用擔心手機里的美景受路人干擾。河陽古村雖然不是什么著名的景點,但卻是一個能人陶冶情操、心曠神怡的地方。
這里的小巷,不只是江南味。一口缸,一長椅,你有故事,我有酒。走在這里,日子過像從前一樣慢。推開歷史的大門,聽一聽老街的故事!皓影的第一次出游就這么草草結(jié)束啦,期待下一次的自駕游。
請選擇舉報的理由
私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