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是20萬左右的SUV,其實這個價格挺尷尬的,有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看完速派之后,二話不說聯(lián)系試駕。1.4T和1.8T的我來回試了兩遍。感覺動力其實在城里開區(qū)別不大,介于都屬于渦輪增壓的車型,初段時給油都有一些緩沖,當達到渦輪介入轉(zhuǎn)速的時候就會有一股的推背感。其實這種渦輪增壓的車型動力輸出的模式開習慣了就不會感覺初段動力很弱了。當時試駕之后,感覺人體工程學設計的非常到位,整個駕駛坐姿非常的舒服。所以最終就定了速派280創(chuàng)行版。當時就交了定金,這里有一個算是屬于我的梗吧,對于我當時定下來的速派創(chuàng)行版具體什么配置,我根本不知道。就知道有大掀背、后排大空間、座椅能放倒、隱私玻璃、七速雙離合、EA211全鋁發(fā)動機這些,其實這也是銷售告訴我的。其它的一概不知道,什么大屏幕、大天窗、大輪轂、空調(diào)是不是自動、大燈是不是氙氣大燈、雨刷器是不是自動,這些還都不知道。其實我還有一個很關鍵非常看重的配置,也是我買車的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定速巡航。當時速派有沒有我還真不知道,就交定金訂車了。好在速派有這項配置。啰嗦了很多了,就這樣我和我的280速派結(jié)下了緣分
從購買速派到現(xiàn)在馬上就要2年的時間了,目前行駛的公里數(shù)還不到2萬公里。行駛的比較少。一個真實的車主聊聊速派的優(yōu)缺點可能大家還是比較想知道的,尤其是一些準備購買速派的人。所以接下來就介紹一下這2年來我總結(jié)的速派的優(yōu)缺點。
速派優(yōu)點:
1、掀背的大空間這兩年來真的是讓我體會到了大空間的優(yōu)勢。使用起來的便利性也印象很深。我的車曾經(jīng)拉過電動車,僅僅是后排座椅放倒之后,就可以裝下一輛電動車,并且還是像摩托一樣的那種。還裝過電腦桌電腦椅,當時賣家具的老板都不相信我這車能裝下,還準備給我叫一輛面包車呢,后來我讓他見識了一下什么叫做大空間,給他佩服的直接問我這是什么車,也準備買一輛。由于我現(xiàn)在有兩個孩子,所以回孩子姥姥家的時候,又是速派拿出看家本領的時候了,基本上一通裝裝裝?;旧蟽蓚€孩子的小車加上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一股腦能全部放進去,超級EASY。
2、速派的外形設計可以說是從各個角度看都很完美(我個人覺得),所以我覺得第二個優(yōu)點就是外形設計。我曾經(jīng)跟朋友說過,速派這樣的外形設計幾年之內(nèi)都不會過時,現(xiàn)在有一個很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前幾年的車型都是設計的以圓為理念,或者說叫流線型,但是這幾年不一樣,慢慢的車型設計講究的是線條設計。速派貫穿車身的筆直的腰線使得整個車年輕了很多,也更加的適應了時代。
前面說完優(yōu)點,接下來說說缺點:
1、天窗異響問題
每逢夏天太陽直射天窗之后,再打開的時候一定會聽見吱扭吱扭的聲音。這讓我這個很要面子的人很不適應。所以天窗基本上很少打開。不知道有沒有車友的車沒有這個毛病,或者是有的車友已經(jīng)修好了這個毛病,評論區(qū)可以討論。
2、門把手的做工太差
摸過邁騰的門把手之后,在看到速派的門把手,感覺塑料感太強了,并且使勁握起來還有異響。建議廠家可以考慮以后將門把手做成邁騰的樣子,握起來軟軟的很舒服。
創(chuàng)行版的輪轂采用的是17寸的輪轂,外形設計可以說不難看。配置的輪胎是米其林的浩悅超靜音輪胎,使用中車內(nèi)的胎噪的確抑制的非常好。
單邊雙排氣雖然沒有雙出的更顯運動,但是雙出已經(jīng)很漂亮了,還要什么自行車。
黑色鯊魚鰭原廠天線。
沒有配置L日行燈,可以說算是我買速派最后悔的事,至今依然耿耿于懷。最初其實我是根本不知道,如果您看過我前面的文章就應該知道?,F(xiàn)在處于的境界也比較尷尬。原車氙氣大燈還是不錯的,改燈又很可惜。所以這個改燈的事一直沒有做,不知道可不可以單獨加日行燈,評論區(qū)可以留言討論。
C型尾燈可以說是速派的一個標志,馬路上現(xiàn)在C型的尾燈也比較多,各式各樣的,但是我每次只要見到非常有特點的鉆石切割非常鋒利的C型尾燈,我就能夠斷定這就是速派。不過,現(xiàn)在的全新明銳搭載的尾燈已經(jīng)和速派一個樣了。
斯柯達速派的內(nèi)飾的確屬于耐看型,我個人認為。不過前提是需要把原裝的中控屏幕換掉,在沒有換之前就不能談什么耐看了,簡直就是難看。所以我買了沒幾個月就把中控屏換了。更換的是德眾尚杰的915A,具體的更換過程及使用可以關注我之前發(fā)的帖子。預告一下,我馬上就準備換換安卓大屏感受一番。
四門一鍵升降一直是大眾車的特點,這一點絕對要給大眾斯柯達點贊!
自動空調(diào)同樣也是以后我換車必須要有的配置,真的非常的好用。
請選擇舉報的理由
私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