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Q5L車主應該站出來說幾句。周末也是巧合,跑了一個穿越滴水山的越野路段,覺得Q5L的越野能力確實出乎我的預料,決定還是把整個過程分享給大家。
周六從彌勒回昆明,第二天陪朋友去寶珠寺還愿,上完香時間還早,她也不大想回去,另一個朋友就說他知道這邊有一條非常適合短途穿越的線路,問我有沒有興趣。本身我對越野只是稍有了解,也有自知之明沒能力開著一臺城市SUV去干硬派SUV的活,但因為還是想看看Q5L的極限究竟在哪,所以還是決定去一探究竟。如果真的過不去,調(diào)頭回去也沒事,畢竟是自己車,太糟蹋也不忍心。
先說說線路,起點就在寶珠寺(左側紅點),從寺廟門口出發(fā)上山基本有2KM左右的鋪裝道路,之后便是10KM以上的非鋪裝道路,終點是一個叫黑泥凹的小水潭(右側紅點)。整條線路從車轍痕跡來看,基本是卡車壓出來的,可能是山上有小型油井之類的地方。全線以砂石路面和泥地為主,部分路面爛泥在15cm以上深度,對于這輛的四驅系統(tǒng)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中間有部近路為下坡的交叉軸路面。
先說下這條線路的位置,從寶珠寺上山,沿鋪裝道路到半山腰然后往左手邊的分叉路進入非鋪裝道路。之前很少有這種較為極限的越野經(jīng)歷,所以全程開得手心冒汗。不少地方必須朋友下車進行指揮才能通過,打算單人穿越的朋友慎行!
說起越野,我之前對于越野主要的認知在于一套可靠又強悍的四驅系統(tǒng),還有就是足夠的離地間隙和大接近/離去角。所以對于Q5L的越野能力一直沒有太多的自信,本來在買車時就沒打算買一臺越野多厲害的SUV。隨著路線的深入,Q5L的越野能力慢慢凸顯出來。
本來一路上都比較擔心輪胎出問題,但是全程跑下來發(fā)現(xiàn)原廠的馬牌非常給力,除了面對爛泥路時比較無力,其他時候都沒有掉鏈子。個人覺得,這條線路Q5L換套胎走就更加輕松了。
當時為了讓朋友拍出這幾張照片,我來來回回跑了好幾次,都快把自己給顛吐了。后來看了照片,覺得還是挺值得的。
這段穿越下來,實際上還是沒有摸到Q5L的極限,這點是非常讓我意外的。畢竟在我看來,那段爬坡的碎石路對于大多數(shù)城市SUV都是很難完成的路段。即便是能夠爬上去,也很難像Q5L這樣輕松。
另外一個點就是全程大部分時間都是低速高扭狀態(tài),但是變速箱并沒有過熱,這點其實也足以證明Q5L上的這套7 DSG真的不差。
另外一個點就是全程大部分時間都是低速高扭狀態(tài),但是變速箱并沒有過熱,這點其實也足以證明Q5L上的這套7 DSG真的不差。
因為我買的是尊享運動,所以配置是比較齊全的。因為經(jīng)常會開高速,所以ACC和車道保持是必須要的,配合上主動剎車,安全和方便都能夠保證。
內(nèi)飾方面簡單說說吧:
1. 設計我真的很喜歡這種德系的簡潔風格,像雷克薩斯這類的中控臺看起來太復雜真的愛不起來,即便是它可靠性高;
2. 做工和用料我覺得沒毛病,一溜實木材質(zhì)對于內(nèi)飾的逼格提升很大,這點需要寶馬好好學習一下;
3. 液晶儀表盤好評,功能多,分辨率高,自定義也非常強大。剛看了新的GLC長軸版,依舊沒有全液晶儀表盤,不知道奔馳怎么想的;
4. 新的MMI系統(tǒng)非常好用,然后發(fā)現(xiàn)Q5L上的Carplay能夠支持高德地圖,后來查了查發(fā)現(xiàn)是新的IOS 12更新的功能,蘋果確實貼心??;
5. 手寫板有點雞肋,個人覺得語音控制基本已經(jīng)非常好用了,中文語音是科大訊飛做的,之前他們的語音輸入法就非常好用;
再說說幾個我覺得非常有意思的細節(jié):
大眾系的變道輔助提示燈直接是在后視鏡內(nèi)側,面積大,提示效果好,比起那種在后視鏡上一個小點的效果好太多了。
Q5L的定速巡航在時速0的狀態(tài)下就可以設置,不過必須是在D擋下。
空調(diào)按鍵把手指放在下面,會有顯示,晚上操作的時候更加方便。雖說按鍵上沒有做圖標,不過這樣設計成本應該更高。
在經(jīng)濟模式下,開空調(diào)時開窗電腦會提醒你關窗節(jié)油。雖然我覺得意義可能不大,為什么我買的車還要指揮我!
后視鏡上的方向指示對于我這樣英語不太好的人實在不友好。
后排都配座椅加熱了,沒有風量大小調(diào)節(jié),這點不算滿意。
我并沒有打算拿Q5L和上一代Q5做對比,畢竟11年的差距實在太大。和現(xiàn)在的GLC和X3來比較的話,我覺得Q5L更加適合我,也更加適合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使用習慣,X3的空間始終是一個硬傷,而GLC在目前來看科技方面還是差Q5L不少。
對于我自身而言,Q5L完全能夠滿足我的使用需求,并且還綽綽有余。這一代Q5L,我覺得真的挺不錯的。
請選擇舉報的理由
還可輸入200字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