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壇里面的云逸兄弟們,你們害怕起床嗎?起床,是每個冬日早晨的第一場戰(zhàn)役——在被子掀開那一刻,達到巔峰!簡直是滅絕人性!
不過,當你來到戶外,白雪飄飄,漫天飛舞,這樣的美景錯過要等一年!
雪景雖漂亮,但提醒各位兄弟,在曬照刷朋友圈的同時,可不要忘了行車安全喔!不然分分鐘有可能遭遇以下情景:
那么問題來了:雨雪天氣行車,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今天,哥們兒就為大家嘮叨嘮叨一下。
出門前準備:檢查輪胎、雨刮器、車燈、警示牌
開車前,咱最好花上點時間檢查輪胎的外觀,就是看一下有無劃痕、裂縫等。還有,在胎壓方面,由于路面比較濕滑,可以適當降低胎壓來提高車輛的抓地力,這不就穩(wěn)點呀。
冬季多雨雪,導致開車視線較差。所以說,開車前一定要確保雨刮器沒損壞,還要檢查下玻璃水是否充足、雨刮器能否正常開啟和關閉。
在惡劣天氣下行車一定要保證車燈能夠正常開關。此外,還要注意對車燈表面進行清潔。
三角警示牌一定要備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呀。
常見的4種錯誤做法
在冬季,給車輛加防凍液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些人用酒精來代替防凍液,這種做法是完全錯誤的。酒精的燃點非常低,是很不安全的液體。另外,酒精在防垢、防腐等方面基本沒有功效,長期使用酒精代替防凍液,可能會導致發(fā)動機和水箱銹蝕,產(chǎn)生安全隱患。所以,酒精不能成為防凍液的替代品,必須使用合格的防凍液。
雪后洗車一定要及時,以免零件受損。露 天洗車時,清水很容易灌進鎖眼,這時因雪后天氣寒冷,特別容易把鎖芯凍住,所以在洗車前最好能用膠布把鎖眼貼住,以防進水。
通常人們在停車時都會拉上手剎,以防溜車,但在雨雪天晚上卻不能這樣做。在雨雪天行駛后,剎車片上通常都會有雪水,如果晚上停車的時候拉上手剎,剎車片就可能被凍住。正確做法是:司機若在雨雪天晚上長時間停車,最好將車停在道路平坦的地方,把擋位掛在停車擋上,同時尋找支撐物固定車輛,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避免剎車片被凍住,還可以防止發(fā)生溜車事故。
車窗結冰,拿開水澆?那是傻瓜干的!不僅會直接導致玻璃炸裂,同時也會損傷汽車漆面。正確做法是:為防止車窗結冰,司機可以在用完車后,將車門打開通風,等車內溫度降至與車外溫度差不多的時候,用雨刮器將擋風玻璃上殘留的雪水刷干凈。若車窗已經(jīng)結冰,可以先啟動發(fā)動機,打開暖風,用汽車玻璃專用冰雪鏟,自冰縫間慢慢鏟除冰塊。
行駛中掌握5種技巧
1、車速:低速、勻速行駛
在濕滑路面上行車首先要重視的就是車速。由于道路狀況不好,速度過快可能導致車輛無法控制,容易誘發(fā)交通事故。因此,行駛過程中盡量低速、勻速行駛,要與前車保持一定距離,還要注意路面的行人以及周圍車輛。
2、轉彎:適當加大轉彎半徑
由于路面比較濕滑,車輛在轉彎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車速,然后適當加大轉彎半徑進行轉彎。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轉彎時千萬不要猛打方向盤,否則容易發(fā)生側滑。當車輛發(fā)生側滑時,司機首先要保持冷靜,如果前輪側滑,方向盤要向前輪打滑的反方向轉動;若是后輪側滑,要先收油門,然后將方向盤向側滑的一方適當轉動。
3、跟車:保持合適車距
跟車是一門學問,不是一兩天就能掌握的,這需要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在濕滑路面找到合適的跟車距離更是如此。因此,當在濕滑路面行駛時,司機首先要做的是不開快車、勻速行駛,之后最好與前車保持充足的距離,為的是當前方車輛出現(xiàn)突發(fā)事故時,能有較充足的時間做出反應。
交通法規(guī)定:同車道行駛的機動車,后車應當與前車保持足以采取緊急制動措施的安全距離。尤其是在雨雪天氣行車,更要注意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
4、超車:盡量減少超車
在濕滑路面上最好不要超車,應保持合適的距離跟在前車后面小心行駛。
如遇特殊情況必須變更車道超車,不要猛加油門,否則容易發(fā)生側滑。要注意觀察前后車輛的距離,確認沒有危險后再變更車道。
5、夜間行車:注意燈光使用
夜間行車時,很多地方的路面照明條件差,從而使司機的視線受到影響,加之路面濕滑,很容易發(fā)生事故。因此,在夜間行車時,要確保各車燈可以正常使用,并且盡量少使用遠光燈與霧燈。保持勻速、低速行駛,與前后車輛保持合適的車距。
啰嗦了這么多,只希望大家伙平平安安出行,盡情享受雪景!最后,咱也曬曬冬天里最爽的事情——滑雪啦!
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冰雪世界中,滑雪、堆雪人、打雪仗……逃離了都市的快節(jié)奏和霧霾鬼天氣。
沒有了生活瑣事,沒有了工作郵件,只有純粹的雪,沒玩過的人充滿向往,玩過的人無法自拔。
那種從頂端沖下,耳邊伴著呼呼涼風的感覺,可是比綁在過山車上爽快不知道多少倍!
兄弟們,約嗎?
請選擇舉報的理由
私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