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臺2005款的高爾夫4,1.8+4at的動力系統(tǒng),在前車主手里自05年上牌至今已經(jīng)服役13年14萬公理,因為保養(yǎng)不是非常全面,很多部件已經(jīng)到達了極限,第一次試車的時候,發(fā)動機喘不上氣,避震基本失效,過坑坎一頂直接到底了,但是13年無大事故,車架完好,考慮到高4的配件價格比較實惠,決定收了這個車,讓它重返青春…
初步自己看完車況以后,開去修理廠做全身檢查,該修修該換換,插診斷電腦一讀,一大堆故障碼,高爾夫4在德國1997年上市,那個年代的車已經(jīng)在車上這么多部位加了傳感器,之前試車的時候起步一頓一頓的,以為是變速箱1檔結合有問題,做了大修波箱的準備,讀電腦波箱竟然沒故障碼,原來是因為發(fā)動機的輸出不順暢導致頓挫,所以得重點檢查一下發(fā)動機…最后經(jīng)過一輪檢查,整備了不少東西,清單如下…
基本要換的全部都換了,剩下兩個小毛病,中控鎖開關偶爾失靈,cd機偶爾不讀碟…
經(jīng)過了一個星期的機械部分整修,開起來比剛到手的時候好多了,起步不頓了,發(fā)動機不喘了,但是可能是因為長時間沒有保養(yǎng)變速箱,在2檔升3檔的時候還是會有一下頓挫,不是很嚴重,所以沒必要拆波箱大修,底盤的行駛質(zhì)感放在今天來說也是非常得體的,過溝坎非常利索,車身整體感很強,懸掛動作的聲音很小,整個底盤上來的聲音就像經(jīng)過了一兩層過濾再到達駕駛室,可能這個質(zhì)感就是大眾粉所迷戀的大眾厚重感,跟當年的帕薩特B5的感覺如出一轍,這么個小車用195寬度的輪胎,開100 110一點都不飄,想想這車如果生在德國,是有能力應付德國的不限速高速的…所以在今天跑跑80 100作為代步玩具,也是可以輕松應對…
1.8的排量配上愛信的4at,說多么有力那肯定是騙人的,雖然現(xiàn)在運轉(zhuǎn)非常健康,但是經(jīng)過了13年的磨損,馬力自然下降,何況新車的時候馬力也算不上大,基本0到70的提速需要一點耐性,發(fā)動機在2000轉(zhuǎn)左右換擋是最適合日常開,因為發(fā)動機噪音跟提速力達到一個平衡,如果硬要踩到2500或者3000轉(zhuǎn)再換擋,發(fā)動機噪音增大,但是加速的力道并沒有多大提升,而且開著像cvt變速箱,在2600轉(zhuǎn)左右換擋,下一檔直接就接到2400轉(zhuǎn)上,不特地去留意還以為變速箱沒換擋,總的來說70以下的提速不能隨心所欲,需要你等一下他老人家發(fā)力,當速度達到70公里 變速箱掛上4檔以后 這個情況有所緩解,70公里大概2100轉(zhuǎn),這個時候只要踩油,就有相對明顯的推背力,伴隨著發(fā)動機的吼聲,速度也會增加,反而比70公里以下的提取更從容一些,感覺這個1.8的5v發(fā)動機確實比較適合跑快,去長期跑低速市區(qū)確實憋屈…
底盤件都換了新的,輪胎怎么能不換,四條米其林浩悅3st,舒適靜音中的王者,換完以后,路噪明顯降低,導致現(xiàn)在車里開起來,基本都是在聽發(fā)動機的吼聲…
搞完機修部分,就開始搞內(nèi)飾了,畢竟內(nèi)飾是自己開車接觸的地方,對兜風的心情影響很大,原車是灰內(nèi)的,加上收拾欠缺,顯得很臟很灰暗,大量塑料件出現(xiàn)掉漆的現(xiàn)象,這個塑料件噴漆的工藝可以說是非常失敗的了,基本就是高爾夫4的通病,反而后期的08款高爾夫4,經(jīng)過了減配以后沒有使用德國件,使用國產(chǎn)的塑料,反而沒有掉漆,但是塑料的質(zhì)量不可同日而語…
在這個加長軸距橫行的年代,這個后排空間基本就是拿不出手的了,但是座椅的支撐很好,這么多年沒有出現(xiàn)塌陷的情況…
門板棉布脫落和頂棚脫落也是這代高爾夫的通病,包括同期的寶來,采用同樣工藝也是未能幸免…
不知是因為過去使用的時候沒有及時清潔還是其他原因,內(nèi)飾已經(jīng)有一股味道,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開拆…
內(nèi)飾的施工項目:全車座椅包皮,門板包皮,更換全車黑色地毯及內(nèi)飾覆蓋件,原車是灰內(nèi)的,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顯得不太精神,所以此次打算做個黑米搭配,內(nèi)飾用黑色做底色,包括地毯,中央通道及abc柱的下飾板,全部更換黑色,座椅和頂棚做成米色,以增加明亮感和空間感…
經(jīng)過了3天的施工,內(nèi)飾的整備基本完成了,好買的覆蓋件買了黑色換新,不好買的覆蓋件用原車的舊件清洗后做植絨處理,包了翻毛皮,假裝高大上,本來門板也想改黑,但是裝上以后,看著也沒有太多的不協(xié)調(diào),清洗后也足夠干凈,所以在門板和前排座椅底座就留有原車的灰色…
原車不帶扶手箱,自己加裝了一個,空間不大,但是放點零錢還是比較方便的,缺點就是大眾的這個扶手箱設計是反人類的,有了這個扶手箱以后,拉手剎的動作非常反人類,這個圖也可以看到手剎套也是灰色的,當初想更換,但是找了一圈黑色都只有后期版本的塑料外殼,而這個原裝的是真皮覆蓋的,非常厚實,經(jīng)過清洗以后成色非常不錯,不礙觀瞻,所以決定留下了…
這里有機關…
伸縮式杯架,大眾和保時捷最愛用,差別在于大眾的伸縮杯架機構80塊一套,保時捷911的伸縮機構8000塊一套…
掉漆的覆蓋件和損壞的擋板…
都更換之后,精神了不少,這個換擋桿頭,用了13年還能有這個成色,很不錯了…大眾用的愛信波箱一般都笨一點,該升不升該降不降,沒有豐田用愛信用得那么爐火純青…
儀表在晚上還是挺養(yǎng)眼的…
頗有年代感的大眾紅藍…
因為原車沒有腳窩燈,順便加裝了一套,8色可選,就用騷紫了…
四個剎車盤和剎車片都還有余量,制動效果也可以,所以這次整備就沒有更換,米其林的浩悅3st,你值得擁有,注重舒適靜音的私家車非常建議使用,物有所值…
高爾夫的大燈是玻璃外殼的,那個年代的特征,90年代的奔馳w140和皇冠133也是玻璃燈罩,兩個大燈換了飛利浦的H7燈泡,怎么說,鹵素終究是鹵素,跟氙氣和高階的LED大燈相比,亮度弱太多,市區(qū)行走倒是沒什么問題的…
亮度不夠,亮度不夠…
為了讓女司機倒車方便點,裝了一套360的行車記錄儀后視鏡,前后雙攝帶倒車影像,三四百塊的東西,湊合用用還是可以的…
然后,還是一個倒車不分左右的女司機,繼續(xù)練繼續(xù)練…
同門兄弟…
mk4雙雄…
高爾夫4原車的后視鏡是左大右小的,因為在德國法規(guī)是不允許右側超車,所以右邊后視鏡都是偏小,再往前推在那邊的老車還有只有左后視鏡沒右后視鏡的,但是我這臺因為前車主不知什么原因,在4s店更換了寶來款的大視野后視鏡,可能因為開車刮到了,也可能是嫌視野小,所以現(xiàn)在是左右同等大小的后視鏡…
整個車整備基本就結束了,最后欣賞下這個大玩具…
絮絮叨叨,終于完了,用這充滿了歲月痕跡的尾標作為結尾,開啟這臺高4的第二段車生,終極使命:培養(yǎng)一個“女車手”…
請選擇舉報的理由
私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