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山原名馬鞍山,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qū)西部蘇魯兩省交界處,1941—1944年間,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二旅,以及濱區(qū)的廣大軍民曾四次興工為死難烈士樹碑建塔,抗日山由此而得名。是全國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園,素有“中國抗日第一山”之美譽。
抗日山烈士陵園座落在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qū)烈士陵園西部抗日山上,海拔173米,陵園依山而建,背山面水,氣勢宏偉,莊嚴肅穆,由抗日烈士紀念塔、紀念碑、紀念亭、紀念堂、紀念館、碑廊、國防園和東西兩大墓群組成。
這是一個由花崗巖塊石鋪設的大型集會廣場,可一次性容納近萬人。
小沙東海戰(zhàn)烈士冢
漢斯?希伯紀念碑與金野博紀念碑
漢斯?希伯,德國中央委員,著名作家兼太平洋國際學會記者。
金野博,日本國本州秋田縣人,1939年5月隨部侵華,8月在山東梁山被俘,在八路軍115師政治部工作人員的感化教育下,認識到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的本質,毅然參加八路軍,任反戰(zhàn)同盟魯中支部支部長,從事反戰(zhàn)活動。
符竹庭烈士墓
1943年11月26日,在粉碎日寇“掃蕩”中不幸壯烈犧牲,遺體葬在抗日山烈士陵園。墓為六角亭式建筑,由灰色花崗石砌成。
在此向英雄致敬
濱區(qū)抗戰(zhàn)烈士紀念塔
這是一座花崗石雕刻的大炮形建筑,炮口直指藍天。塔基部鐫刻山東省臨時參議會和參議長楊希文的挽詞,以及1942-1943年內的戰(zhàn)績和900多位烈士的英名。
抗日烈士紀念堂和紀念碑
烈士英名垂千古,抗日英雄永不朽。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9周年,經國務院批準,2014年9月1日國務院發(fā)出通知,公布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zhàn)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抗日山烈士陵園入選本次名錄的抗戰(zhàn)遺址。
停在不遠處的小元,迎接我回來,小元背后的書包,裝載著對抗日先烈的敬意,向英雄致敬
向往著自由的天窗自由自在。
簡約又不失大氣的平板,聽著歌開車,自由自在,我是一只快樂的小鳥。
雙炮筒酷炫的儀表盤,酷酷的小元
高端大氣的駕駛室,舒適的座椅,我們的小元是不是特別的棒。
身為SUV的小元,高底盤,視野廣闊。不畏艱難險阻,不畏風雨。堅強勇敢的小元。
身為中華兒女的我們,也不畏艱難險阻,勇敢向前。
更多汽車信息掃碼了解
請選擇舉報的理由
還可輸入200字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