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去西藏還是四年前(2016年)和幾個隊友從成都一路騎到拉薩,那次是為了完成準備了很久的騎行計劃,今年春季我又去了一趟西藏,這次是為了以后帶攝影團拍照考察機位,來回是火車,并且都是40多個小時的硬座。在高原的20天,幾乎兩三天就換一個地方,每個地方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憶。
拉薩
火車到拉薩站已經(jīng)是下午了,轉(zhuǎn)公交車到市區(qū),把行李放到客棧,帶上相機直接去布達拉宮廣場拍照,中午飯刻意沒吃,因為四年前一起騎行川藏線的隊友定居在拉薩,晚上去蹭飯,哈哈!
和朋友一起吃了火鍋,送我回來的時候我在白塔旁邊下了車,準備拍攝夜幕降的布達拉宮,當時觀景臺上已經(jīng)沒有機位了,好不容易等到別人走了之后才拍了幾張。
第二天去了色拉寺,正午的強光打造的光影層次非常好,這個場景我等了一個多小時才等到
藍天、白云、金頂、鴿群,不同色彩和亮度組合到一個畫面中
藏區(qū)的寺廟有很多流浪狗,寺廟的僧人和附近來朝拜的人給它們投喂食物
一個藏族婦女抱著孩子從門前走過,建筑、裝飾、服飾各種色彩的組合
傍晚回到市區(qū)發(fā)現(xiàn)這個位置拍慢門比較理想,架上腳架等待夜幕降臨
第三天哲蚌寺,哲蚌寺在拉薩西郊的半山腰上,人很少比較清靜
偶爾有僧人從石階上走過
西藏不同的地區(qū)海拔不同,氣候不同,花期也不同,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從拉薩到林芝全程高等級公路,大概5小時車程,從林芝八一鎮(zhèn)到吞白村大概4小時車程,吞白村和索松村相鄰,都能看到南迦巴瓦峰和多雄拉雪山,從客棧的廳堂可以看到對面的雪山。
無名山峰上的雄鷹,闖入我的鏡頭又從我的鏡頭中漸漸遠去
蜿蜒的公路旁開滿了桃花,一路繁花相送
雪山、江水、桃花
準備去江邊拍攝南迦巴瓦峰的日落,但是在去往拍攝點的路上我被這一排桃花和這兩棵樹的形態(tài)迷住了,干脆停下來在這個地方等待日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林芝贈我情
波密
在去波密縣的途中我受不了雪山和桃花的誘惑在一個不認識的地方下車了,后來才知道這里叫嘎朗村,在古鄉(xiāng)和波密縣城之間的一個山坡上,很隱蔽
上下兩張照片是在一個位置不同方向拍攝的,本來經(jīng)過一個人工觀景臺,上邊有幾個大爺大媽在拍照,我沒有扎堆的拍照的習慣,穿過一大片樹林來到一塊開闊地,發(fā)現(xiàn)了這個位置。
然烏
嘎朗村——波密——然烏,從林芝地區(qū)到了昌都地區(qū),汽車在318國道上行駛著,經(jīng)過的地方都很熟悉,通麥天險已經(jīng)成為過去,當年騎車經(jīng)過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然烏湖分上湖、中湖和下湖,下湖從318國道旁邊經(jīng)過,中湖和上湖在來古村方向,上圖為然烏上湖,遠處的雪山和冰塊屬于來古冰川。
來古村在來古冰川旁邊,人口不多,房屋比較分散,上圖只是其中一個角落。
來古村的孩子
羊卓雍措
中午的羊卓雍措顏色最鮮艷,站在上坡上拍局部特寫,貫穿整個畫面的線條把冷暖色調(diào)一分為二
羊卓雍措全景,又是接片,這次用了7張
遠處的寧金抗沙峰
拍星空必須在山坡上露營,為了找到一個合適的拍攝角度背著大包從一個山坡走到另一個山坡,不斷的調(diào)整,直到找到最佳的拍攝位置,太容易走的路,到不了我想去的地方
那一晚我在西藏羊卓雍措旁邊的山脊上露營,夜深人靜的時候海拔4700米的高原星空璀璨如夢如幻,如此震撼的夜空更像是為我一個人準備的,而我也盡情的享受著這場視覺盛宴
納木措
冬季的那木措顯得很荒涼,空曠的高原上零零散散的有幾處房子,偶爾能見到一兩個牧民
早晨的第一縷陽光把雪山染成暖色
積雪量可以看出海拔的不同
提前一天傍晚就把拍銀河的方位和地點找好了,第二天早上5點半到達湖面的雪堆上,銀河收入囊中
回到拉薩之后基本上每天下午都會在八廓街轉(zhuǎn)幾圈,很多游客和前來朝拜的人絡繹不絕,一些拉薩的市民也會來大昭寺的廣場上磕幾個頭,每天如此,就像一個莊嚴的儀式
下午的強光打在對面的建筑上,行人走進陰影變成了剪影,強烈的亮度反差讓畫面充滿了戲劇性
四年前后拉薩變化很大,郊區(qū)起了很多高樓,街上的車多了,上下班高峰期還會堵車,而沒有改變的是拉薩還是很多人心中念念不忘的旅行地,還是很多佛教徒前來朝拜的目的地!
更多汽車信息掃碼了解
請選擇舉報的理由
私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